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乡野绿农
乡野绿农

鲫鱼吃口的漂相有顶漂、顿漂、斜漂等。

顶漂:顶漂,也叫送漂、抬漂,其特征是浮漂到位后有上浮动作,小则上浮小半目,大则上浮1-2目。

顿漂:顿漂,又称顿口,特点是浮漂到位后会出现有力的下顿动作,小的下顿可能不到小半目,大的可达到1-2目。

斜漂:斜漂的特征为浮漂点动之后,沿水面一边倾斜一边下沉,在这种情况下抬竿,中鱼率非常高。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一、鲫鱼吃口的漂相

1、顶漂

顶漂别称送漂、抬漂,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上浮动作,小的可能上浮小半目,大的可上浮1-2目,尤其是钓鲫鱼时最常出现顶漂。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2、顿漂

顿漂别称顿口,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有力下顿动作,小的可能不到小半目,大的可到1-2目,早春和冬钓时顿漂抬竿中鱼率极高。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3、斜漂

斜漂的特征是浮漂点动后沿水面边倾斜边下沉,此时抬竿中鱼率极高,这种漂相一般是鲫鱼、草鱼和青鱼且下沉速度越慢个体越大。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二、冬季野钓鲫鱼拉饵调漂技巧

1、利用拉饵找底:

(1)拉饵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饵料比较轻,所以在找底的时候可以不用重铅,直接用饵料找底比较合适。

(2)具体操作时,将双钩上的饵料挂好,抛入水中,然后上拉浮漂找底,这样在正式垂钓的过程中找底就是比较准确的。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2、注意调目和钓目的关系:

(1)在调漂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调目和钓目的调节,这两个参数都是非常重要的。

(2)若是在冬季,并且使用的是拉饵,此时尽量让调目低于钓目,比如调平水的时候钓1目或2目,调2目的时候钓3目等等。

鲫鱼吃口的漂相,分为顶漂、顿漂、斜漂

(3)这样就可以让饵料处于躺底状态,更容易接触到鲫鱼。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种养业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种养业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