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育的第一个兼用牛品种为草原红牛,由短角公牛和蒙古母牛杂交而成。
草原红牛大部分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蜡黄色,全身皮毛为红色或紫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处有小片白斑。
成年雄性、雌性草原红牛平均体高为137.3cm、124.2cm,体长为177.5cm、147.4cm、胸围为213.3cm、181cm,体重为760kg、453kg。
一、我国培育的第一个兼用牛品种是什么
1、我国培育的第一个兼用牛品种为草原红牛。
2、草原红牛引用短角公牛和蒙古母牛进行杂交而成,于1985年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内蒙古、河北三省(区)协作培育成功。
3、草原红牛大部分有角,而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略微向内弯曲。全身的皮毛为红色或紫红色,有些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角呈蜡黄褐色。
4、成年公牛的平均体高为137.3公分、体长为177.5公分、胸围为213.3公分、体重为760千克左右,而成年母牛则分别为124.2公分、147.4公分、181.0公分、453千克左右。
5、在以放牧为主的条件下,草原红牛屠宰前给予短期肥育后,屠宰率一般可达53.8%,净肉率通常可达45.2%。
6、草原红牛的特点:适应性强,耐粗饲;夏季完全依靠草原放牧饲养;冬季不补饲,仅依靠采食枯草,即可维持生存;在没有棚舍、露天敞圈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风雪严寒、烈日酷暑,均无畏缩不安的表现。因为抗病力较强,该种牛可常年放牧饲养,发病率较低,恋膘性强。
二、长得最快的四种牛
1、夏洛莱牛
(1)该品种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毛为白色或乳白色,皮肤常有色斑;全身肌肉很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
(2)夏洛莱牛头小且宽,角圆且比较长,并向前方伸展,角质蜡黄、颈粗短,胸宽深,肋骨方圆,背宽肉厚,体躯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后臀肌肉非常发达,并向后和侧面突出,常形成"双肌"特征。
(3)成年活重,公牛平均是1100到1200千克, 母牛700到800千克。初生公犊重45kg,母犊42kg。
2、西门塔尔牛
(1)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就是西门塔尔牛的优势。西门塔尔牛公牛体高可达150-160厘米,母牛可达135-142厘米。
(2)腿部肌肉发达,体驱呈圆筒状、脂肪少。早期生长速度快,并以产肉性能高,胴体瘦肉多而出名。
(3)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多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三元杂交牛
(1)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
(2)由于16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4、利木赞牛
(1)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
(2)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2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