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光不足:滴水观音叶子发黄一般是光照不足,长期阴暗处导致生长缓慢。
土壤变质:滴水观音叶子发黄可能是土壤板结,影响根部生长。
缺少水分:滴水观音叶子发黄可能是缺水或环境过于干燥导致的。
浓肥灼伤:滴水观音叶子发黄可能是施肥过多,尤其是浓肥导致的。
一、为什么滴水观音叶子会发黄
1、见光不足
滴水观音黄叶一般是光照不足导致的,虽然滴水观音非常耐阴,但养殖时不可长期将植株放置在阴凉处,否则它的长势会变慢,枝叶还会变小、发黄。
2、土壤变质
滴水观音喜欢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养殖期间长时间不换土、松土,会导致土壤板结、黏重、从而影响根部正常生长,从而出现黄叶的现象。
3、缺少水分
滴水观音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良好,若是天气过于炎热、干燥,植株缺少水分,就会导致叶片失水发黄,在养殖过程中,最好间隔3-5天在叶片上洒水一次。
4、浓肥灼伤
滴水观音不喜肥,尤其是浓肥,对植物的伤害性较大,在其生长过程中,间隔1-2个月追施一次液肥即可,若是频繁给滴水观音施肥,会导致黄叶,甚至枯死。
二、滴水观音叶子发黄下垂如何处理
1、提升温度
滴水观音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温度过低就会产生冻伤使得滴水观音叶片出现发软下垂的状况。因而在冬季养护滴水观音时需做好保暖措施,可将其转移到温暖的室内养护,并将室温控制在10℃以上。
2、合理见光
滴水观音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若缺乏光照或是强光暴晒,都会使得滴水观音叶片出现发黄下垂的状况。此时需将滴水观音转移到通风阴凉的散光处养护,避开强光的直射,使其可以尽快恢复生长。
3、换土栽培
滴水观音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若土壤出现粘重、板结的状况,就会导致滴水观音根系没有办法正常吸收水水分和养分,叶片就会出现发黄下垂的状况。可将腐叶土、园土、河沙土混合后制作成新的栽培基质,重新栽种。后期养护时还需定期松土,使根系可以正常呼吸。
4、补充水分
滴水观音适宜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若长期浇水不足,土壤处于干旱的状态,根系没有办法吸收水分,就会使得叶片出现发黄下垂的状况。此时需往盆土中浇灌大量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在空气较为干燥时,还需经常往叶片上喷水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