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干田间水,抑制植株根系吸收水田中养分的速度。
2、晒田可让墨绿色植株逐渐变成淡绿色,株形由披散形变为直挺状,抑制分蘖,改善株群光照条件。
3、叶面喷施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可调节水稻的生长平衡,控制分蘗末期长势过旺。
4、水稻分蘗末期长势过于旺盛以及大量分蘗发生时,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一、水稻长得太茂盛如何处理
1、把水放干
将田间水放干,以抑制植株根系吸收水田中的养分,尤其对氮元素的吸收,从而减缓植株的生长与控制住分蘗。
2、晒田
主要让墨绿色的植株逐渐变成正常的淡绿色,使其株形由披散形变为直挺状,同时晒田能抑制正在进行的分蘗,还能改善株群的光照条件,增强植株对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其抗倒伏能力加强。
3、喷施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
主要利用芸苔素来调节水稻的生长平衡,利用磷酸二氢钾来控制分蘗末期的长势过旺,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快速转化的功能,从而改善水稻旺长及大量分蘗的形成,注意不要使用矮壮素,由于矮壮素会影响后期的株高。
4、及时防治病虫害
水稻分蘗末期长势过于旺盛以及大量分蘗发生,极易受病虫害危害,如钻心虫与坐蔸等,可用三唑磷乳油及水稻赤枯宁药剂防治。
二、水稻早衰如何处理
1、早衰原因
(1)水稻生长后期,是产量形成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80%以上是来自于稻株倒三叶的光合产物积累直接运输到籽粒中所形成的。
(2)因此,必须保证后期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合理的冠层叶结构,以提高倒三叶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并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和效率,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3)水稻后期,因为叶到根的输导距离拉长,常常会导致根部缺氧。还因土壤条件差,有机肥施用量少,后期氮素营养跟不上,落黄迅速,易引起根系生长减缓。
(4)由于后期稻株荫蔽,病虫害易迅速蔓延,致使稻株受到病虫危害而引起绿叶面积的减少及叶片光合功能减弱等等诸多因素,从而造成水稻早衰。
2、防治方式
(1)合理施肥
前期防止施用过多氮肥,后期适量追施粒肥和穗肥或者喷施叶面肥。喷施叶面肥应在孕穗末期及齐穗期中间,每隔5~7天喷施1次。
(2)科学灌溉
分蘖前期田间保持湿润,分蘖末期晒田,拔节孕穗后期及抽穗灌浆期浅水灌溉。收获前7~12天田间断水,不宜过早断水。
(3)合理密植
田间密度越大,后期水稻衰老越快,合理密植有助于增加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抗逆能力。
(4)病虫害防治
①稻飞虱:稻飞虱吸食水稻茎基部汁液,同时排出大量的含糖类有毒粘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大规模发生会非常快造成水稻成片枯死倒伏。推荐使用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防治。
②纹枯病:纹枯病病斑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杆,并蔓延之穗部,很容易造成水稻早衰和倒伏。应在发病初期使用23%醚菌·氟环唑(尊保)来防治,其中有效成分醚菌酯具有植物健康功能,可促进水稻功能叶的生长。
③稻瘟病:稻瘟病严重时会造成30%~50%左右的减产。推荐使用巴斯夫稻清,稻清不但可有效防治稻瘟病,其特有的施乐健植物健康功能,可以提高作物叶绿素的含量,增强作物的抵抗能力,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