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虫是由水箱内的蚯蚓卵孵化发育而成,体色为鲜红或橙黄,喜阴沟污泥,湿润污染处生活,而且这些地方繁殖更快。
预防红线虫需注意用水环境卫生,夜间勿放湿抹布于池边,拖把抹布要保持干燥,水槽要用消毒水杀菌。
红线虫营养价值高,是金鱼、锦鲤喜欢吃的饵料,四川地区常用来钓鱼,退潮后可见大量。
一、红线虫从何而来
1、红线虫又叫做水蚯蚓,主要由沉积在水箱内的蚯蚓卵孵化发育而成,体色为鲜红或者橙黄色,并且红线虫多生活在排放污水或废水的阴沟污泥中,尤其在湿润、污染物较多的生长繁殖迅速。
2、想要预防红线虫,一定要注意用水环境的卫生,夜间不可把潮湿的抹布放在水池边,并且要确保拖把、抹布干燥,同时要用消毒水对水槽进行杀菌,阻碍红线虫生长。
3、红线虫的营养价值极高,是金鱼和锦鲤很喜欢吃的饵料,也是鳗苗、幼鳖的主要饵料,我国四川地区经常用红线虫来钓鱼,每当江水退潮后都会带来大量的红线虫。
4、人工养殖红线虫时,要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污泥作为基质,然后在污水较多的地方进行接种,直接将红线虫撒入准备好的淤泥中,并且要投喂腐熟发酵的粪肥,促使红线虫生长。
二、红虫和红线虫的区别
1、物种定义
(1)红虫:红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昆虫的幼虫,因体色呈鲜红色而得名,也称血虫、血红虫等。
(2)红线虫:红线虫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水栖寡毛类动物的统称,学名水蚯蚓,别称丝蚯蚓、红丝虫、赤线虫等。
2、形态特征
(1)红虫:红虫体呈蠕虫状,身体细长,由头壳和12个体节组成,前3个体节为胸节,后9个体节为腹节,各体节粗细相近、外形相似,体色淡,部分种类因体液含有血红素而呈血红色。
(2)红线虫:红线虫体呈丝状,有体节和刚毛,背刚毛由双叉的钩状刚毛和发状刚毛组成,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体色呈鲜红色或肉红色,常见个体4-5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0厘米以上。
3、栖息环境
(1)红虫:红虫可生活在各种水体中,以淡水湖泊、河流、沟渠、坑塘等水体底部或水生植物间最多,其生物量可占水生底栖动物的50-90%,不但是鱼、虾、蟹、蚌等经济品种优良的天然饵料,更是水生食物链网最重要的环节。
(2)红线虫:红线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淤泥中,全国各地的水田、坑塘、沟渠、溪流、江河、水库、湖泊、沼泽等水体均有分布,常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在水中颤动,遇到惊动就立刻缩回污泥中。
4、摄食习性
(1)红虫:红虫除环足摇蚊属某些种类外其余种类可分肉食性和杂食性两大类,其中肉食性种类以甲壳类、寡毛类和其他红虫为食,而杂食性种类则以细菌、藻类、浮游动物等为食。
(2)红线虫:红线虫是食腐性动物,主要靠吞食污泥以吸取污泥中的有机腐植质、细菌、真菌、藻类等为生,喜暗畏光,一般潜伏在泥面下10-25厘米处,低温或干涸时深藏于泥中。